唐院新闻
传承历史文脉 再续金色弦歌

点击量:990 日期:2021/05/15 作者: 编辑:


唐山交大,一所曾经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自上世纪70年代迁址西南地区的四川后,半个世纪时光流转,浓浓的“交大情结”一直萦绕在唐山市民心中。如今,唐山交大园即将在原址耀世而出——

图为原址再建的东校门效果图

“翳唐山,灵秀钟;我学院,声誉隆。灌输文化尚交通。习矿冶,土木工,窥学术,贯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这首以“唐山”开头的动听歌曲是远在2000多公里外的西南交通大学的校歌。在西南交大即将迎来125岁华诞之际,唐山交大园项目主体工程也即将封顶。

时光流转,校址数迁,但根脉仍在,情感愈浓。在唐山市政府和西南交大的共同努力下,在交大搬离故土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唐山的历史文脉将重现辉煌,“文轨车书郅大同”的传奇将在这里续写。

“交大” 璀璨星光 文化记忆

在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交大犀浦校区,有一座设计独特、颇具欧式风格的穹形门,这就是犀浦校区南门。门楣的正面是毛泽东题写的校名——交通大学,门楣的后面则题有“唐山铁路学堂”字样。

这是2004年4月15日,唐山市委、市政府特意为该校108年校庆捐建的。

一所高校,两座城市;一座校门,两个校名——这在全国千余所高校中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图为原址再建的东西楼效果图


西南交大与唐山有着怎样的特殊渊源?

老唐山人都熟悉,在路南区永红桥街道,一直有“交大路”,公交车也设有“交大”站,这都源于110多年前位于这里的唐山交通大学。尽管学校已经搬走了近50年,但这些与其相关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可见其在唐山人心中的地位。

唐山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时称“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5年迁到唐山,后改名“唐山路矿学堂”,后习惯统称“唐山交通大学”。

这是一所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学: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国最早采用四年本科制、最早设置毕业论文环节的大学之一,因对我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等学科高等教育的开创性贡献而享誉中外。

1916届毕业生茅以升在康乃尔大学的优异考试成绩,为所有唐山交大学子获取了该校免试入学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从此唐山交大在国际声名鹊起,被誉为“东方康乃尔”。191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举办全国74所高等学校作业成绩评比,该校以优异成绩荣获第一名。这里先后培养出73名国内外著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4名、中央研究院院士6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英国皇家建筑学院院士2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名。

这是一所命运多舛的大学:它定唐山、转平越、迁巴蜀,百年筚路蓝缕,先后历经18次迁徙、18次更名,起伏跌宕的办学历史堪称一部中国工程技术教育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图为原址再建的东讲堂效果图


虽屡有变更,但直到如今,“唐山”二字一直存在于西南交大的校徽上,镌刻在每一位交大学子的心中。这是因为,交大在唐山的66年,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从1905年到1971年,学校积淀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和“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光荣传统;培养和造就了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杨杏佛、黄万里、陈能宽、姚桐斌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科学泰斗,他们用一生的奋斗,构筑起祖国坚韧的脊梁,也让交大成为令世人仰望的最高学府和世界级的学术殿堂。

1972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唐山交通大学内迁四川,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76年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美丽的交大校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再建 拾梦旧时光 打造新地标

老交大是中国近代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培养了一大批中国铁路、采矿、冶金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为唐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唐山人难以忘却的文化记忆,是唐山人的骄傲。

为了铭刻百年记忆、集聚教育资源,为群众提供可享可用的文化性地标,作为2021年唐山市城建重点项目,路南区正在着力打造交大百年教育传承体验区——唐山交大园,并以此为统领,高品质推动老交大老火车站片区建设,加快布局历史遗存游览体验、教育培训等产业,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转化,打造“历史文脉传承地”。

“对于再建老交大这个项目,全校上下期盼了很多年,这次唐山要在学校原址上按照原貌再建,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都很激动、欣喜,给予了高度关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伟介绍,学校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从开始的选址,到校园规划、楼宇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各个方面,都积极配合。“校园规划、楼宇设计专门上了学校的规委会,老教授和众多校友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有很多校友表示要捐款捐物,要把珍藏多年的当年珍贵史料和物品捐给新园区。

图为唐山交大园规划效果图

今年313日下午,刘伟带领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的学子们到峨眉校区聆听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沈志云教授的《中国高铁的崛起和迅速崛起的原因》讲座。今年90岁高龄的沈志云院士对唐山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是交大的老校友,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机械工程系,后又担任了5年唐山工学院助教。当得知唐山老交大原址再建即将进入尾声的消息,老人动情地说:“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回老唐院看一看!”

据介绍,唐山交大园项目位于原唐山交大校区原址,总占地198亩(含西侧公共绿地21.6亩),由市新城投集团负责开发建设。整个交大园项目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核心区交大研究生院、北侧交大学校和南侧交大学府。

交大研究生院项目用地面积56875.17平方米(合85.34亩),总建筑面积43607.47平方米。在老交大的原址上再建,建成后作为西南交大唐山研究生院使用,满足600人的教学规模。项目依托老交大百年教育历史,再建原址标志建筑及景观。从楼体外观到布局都将承袭老交大风格,保留老交大的布局,从东侧主校门进入核心区“米”字型广场,围绕“米”字型广场,东讲堂、西讲堂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规模,北侧东西楼由于老的建筑规模太小,无法满足教学功能,设计上进深加大,层数由二层增加到四层。南侧原南讲堂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此次再建后规模扩大,作为实验楼使用。在用地南侧布局餐厅及宿舍,满足师生日常生活。东西楼、东西讲堂、南讲堂、眷诚斋等建筑命名也充分体现复原如故原则,充满着浓浓回忆。

交大学校项目用地面积43086.62平方米(合64.63亩),总建筑面积33116.68平方米,满足48个班(初中36班、小学12班)的教学规模,设置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厅等。学校操场地下配建15113平方米人防工程,用于公共停车场,解决周边交通组织问题。

交大学府项目用地面积17021.59平方米(合25.53亩),总建筑面积13486.25平方米,使用功能为交大研究生院配套酒店。底层裙房功能为商业便利店、餐饮店、健身房、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等。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的王工程师担纲该项目的设计人,他告诉记者,他与团队多次与唐山市和西南交大校方、唐山校友会沟通,走访老校友,查阅了大量文字资料和老照片,经过数次修改,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交大园项目三部分中,突出交大研究生院的主体地位,在最大限度遵循原貌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设计。交大学校和交大学府的设计则与研究生院在整体风格上相得益彰又兼顾实用性。

老交大原址原貌再建,对于唐山市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成后的唐山交大园区不仅可以满足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的办学需求,也能够与周边的文化园区形成联动,共同打造唐山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

传承 延续办学历史 守护学校根脉

一座城市塑造一所大学,一所大学也繁荣一座城市。

唐山是交大的故乡,唐山交大是唐山的高等教育之源。时空隔不断情感与根脉,此次再建,从设计施工到未来发展,处处体现了文脉的传承。

随着园区建设施工的顺利推进,老校园遗址的保护和建筑材料的保留也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仅有图书馆地基、南讲堂阶梯遗迹保留了下来。在园区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不仅对遗址进行了清洁与保护,还将其作为主要景观与整个园区的建设进行了有机结合。项目建成后,人们可以在原地看到被妥善保护的遗迹。

几棵在老交大旧址上矗立了百年的树木,见证了交大的历史,这次的再建中,选用了“楼绕树走”的方案,将它们完好地保留下来,与人们一起迎接交大在唐山这片土地上崭新的未来。

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刘伟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西讲堂一层打造校史馆唐山分馆,将历经风雨保存下来和校友捐赠的物品展出,让一件件实物讲述老交大的故事。“我们的学院不设围墙,像以前一样,百姓可以来这里实地感受老交大的底蕴,体会文脉的力量。”

据悉,今年5月底,交大园项目主体结构将全面封顶,这一消息让有着“交大情结”的唐山百姓由衷感叹:“老交大回来了!”

回来的不仅有记忆中的校园,还有交大的学子、严谨的学风和璀璨的成果。早在201710月,西南交通大学唐山研究生院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这是1972年内迁四川后,西南交通大学真正意义上重回故土办学,带回了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物流工程等6个专业。经过3年多的建设发展,目前,唐山研究生院已拥139人的导师队伍和近30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3年多来,唐山研究生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学生发表SCIEICSCD等高水平学术论文近百篇,获得已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0余项;20217月即将毕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目前已达9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铁科学研究院、广东交通设计院、华为、百度、苏宁、美的、特斯拉等都是他们的签约单位。

在唐山研究生院2018级学生中,唐山本地生源仅为1%,河北省生源为7%。到2020级,唐山本地生源已占5%,河北省生源占10%,河北省已经成为继四川省之后,报考唐山研究生院的第二大生源地。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更是直接签约唐山本土企业,扎根唐山谋发展。

这片承载着厚重沧桑与期盼的土地,再次孕育出新的希望。